可转债发行预案激增,供需矛盾缓解!

来源: 证券时报网

  在A股市场整体攀升走强的背景下,今年8月以来的可转债发行预案明显增多。

  数据显示,以预案公告日为统计口径,今年8月以来,已有32家上市公司公布或更新了可转债发行预案,其中,8月份有20家公司,9月份有10家,10月份以来也有2家。值得一提的是,自8月以来,已有22家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预案获得股东大会通过,较今年上半年明显增多。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8月以来发行预案密集落地,市场“僧多粥少”的供需矛盾有望缓解,但银行转债缺位、大盘品种稀缺等问题仍待破解。

  发行预案激增

  10月16日,满坤科技301132)披露了一份可转债发行预案,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投入泰国高端印制电路板生产基地项目以及智能化与数字化升级改造项目。

  无独有偶,华通线缆10月14日披露了一份可转债发行预案,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拟投资于油服连续管及智能管缆扩产项目、潜油泵电缆技改及潜油电泵产业化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自今年8月以来,已有32家上市公司发布或更新了可转债发行预案,根据发行计划合计将发行377.36亿元。其中,特变电工600089)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80亿元,发行规模最大;青岛银行002948)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48亿元,发行规模其次;圣泉集团南芯科技申能股份华翔股份603112)等多家上市公司计划发行规模不低于10亿元。

  此前,可转债发行主体以主板上市公司为主,近年来,可转债发行主体已从主板为主扩展至科创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正逐渐成为可转债发行的主要力量。数据显示,在上述32家上市公司中,科创板和科创板公司有20家,占比62.50%。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其对灵活融资工具的需求不断增加。可转债作为一种兼具股性和债性的融资工具,能够满足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

  在上述32家上市公司中,已有22家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预案获得股东大会通过,特变电工等上市公司的发行预案迅速获得了交易所受理。

  从流程看,可转债发行需经历董事会预案、股东大会批准、交易所受理、上市委通过、同意注册等环节。2025年监管审核节奏明显加快,新券从预案到股东大会的平均周期明显缩短。规模高达80亿元的特变电工可转债预案,从9月4日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到9月26日获交易所受理,用时不到1个月。

  结构性问题仍存

  尽管发行端提速,市场整体供需格局有所改善,但由银行转债接连退出带来的可转债市场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即中小盘转债供给增加,但大盘品种稀缺性加剧。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可转债市场的存量规模为7337.32亿元,截至10月16日的存量规模缩减至5931.54亿元,不到一年时间缩水超1400亿元。其中,AAA级可转债缩水更为明显,从2024年末的2912.69亿元缩减至目前的2033.66亿元,缩水近880亿元。

  不少机构预计随着可转债发行预案的增加,可转债规模缩水问题或将缓解。方正证券今年9月下旬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按照今年的审核流程,同意注册到发行所需时间约1个月,上市委通过到发行约2—3个月,今年四季度150亿元的公募转债发行是确定性比较强的。交易所受理到最终发行所需时间约8—9个月,若后续审核流程加快,新增供给或高于预测值。

  不过,从目前的发行预案来看,银行转债的供给仍处于低迷状态。2023年以来,已有长沙银行601577)、厦门银行601187)、瑞丰银行601528)、西安银行600928)、青岛银行公布可转债发行预案,但不少银行可转债发行预案仍停留在交易所受理阶段。

  “银行转债是市场稳定器,其缺位导致大盘品种估值高位震荡。”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以浦发转债为例,该转债到期后,金融机构持仓的资金需重新配置,可能推高剩余大盘转债的溢价率。

  展现较强韧性

  近期,在A股市场接连震荡调整的背景下,可转债展现出较强的韧性。

  对于近期可转债市场表现,兴证固收团队认为,9月转债规模压缩接近300亿元,供给下滑带来资金再配置的需求。同时,市场对于权益依然有较高预期,风偏偏高的资金并未出现太大的资金流出,而低风偏资金流出,也获得了不错的风偏资金的对冲。

  长江证券的一份研报指出,相较上一轮“关税冲击”,当前市场处于震荡上行阶段,成交活跃度更高,但估值水平更高,转股溢价率更低、隐含波动率更高,使得债性保护略有减弱,但回调或为布局窗口。历史经验显示,高价与小盘转债受冲击大但修复较快,行业间表现亦有差异。综合来看,投资者情绪较为理性,叠加当前政策与流动性环境未现明显转变,若市场短期回调,或为中期布局窗口。

  可转债市场目前的价格中位数在130元附近,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兴证固收团队认为,目前转债市场仅有大行情阶段,才能消化估值并带来丰厚收益。兴证固收团队建议,结构上,适度增加防御品种比例,在近3个月的调整中,部分红利品种已经具备较好的转债属性。此外,部分剩余期限较短的偏债品种,可能有较强的化债和转股诉求,目前多数低价品种信用风险可控,而上行弹性,需要把握一些条款博弈的机会。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