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更好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作用,自上而下谋划重大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北京报道近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下文简称《报告》)。
2024年我国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7000亿元用于“两重”建设,重点支持了长江沿线铁路、干线公路、机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东北黑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北”工程建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等教育提质升级等领域建设;3000亿元用于“两新”工作,用于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5年我国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8000亿元用于“两重”,用于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长江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网等重点领域;5000亿元用于“两新”工作,用于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报告》对外披露了2024年以来围绕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资金管理、用途等安排,以及下一步对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工作安排。
《报告》指出,2024年以来,积极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功能。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监管制度顶层设计。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使用情况实施全过程监督,压实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设计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保持各月发行量总体均衡并适度靠前,既与项目下达进度较好匹配,又减轻集中供给对市场的压力。“两重”建设总体进展顺利,“两新”政策实施成效明显,为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推动重点领域投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报告》表示,下一步,更好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作用。畅通各方信息共享渠道,推动自上而下统筹谋划重大项目,集中力量支持发展急需、长远有利的大事要事难事。认真评估“两新”政策实施情况,优化完善政策安排。加强“两重”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建设期内加强资金分配使用监管,项目建成后加强对项目运营、收益、资产等情况的管理。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还本付息资金安排。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