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大丰转债:一场精心设计的资本博弈
近日,大丰转债到期兑付前后,大丰实业(603081)“过山车”式的蹊跷走势,让不少投资者大跌眼镜。
回溯可见,在距离3月27日可转债摘牌仅剩2个交易日时,尚有5亿元大丰转债未转股,较大的资金压力一时间令大丰实业面临考验。
然而,3月24日晚,大丰实业发布的一则公告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公司称拟与知名机器人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次日公司股价强势涨停,给了规模超2亿元的可转债资金转股的“诱惑”,大幅减轻了公司的兑付压力。
令投资者没想到的是,3月26日起4个交易日,大丰实业股价直线“跳水”,频频触及跌停,无疑令前一个交易日大批债转股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踩着大丰转债到期兑付的时间点,精准释放利好消息哄抬股价,是一时巧合,还是精心设计?
倒计时下的兑付挑战
根据大丰转债到期兑付暨摘牌进度,3月21日是大丰转债最后交易日,3月26日是该券最后转股日及兑付(债权)登记日,此后将在3月27日进行兑付资金发放并摘牌。这也意味着,在3月24日至3月26日期间,大丰转债持有人仍可以依据约定的条件进行债转股。
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尚有5亿元大丰转债未转股。按116元/张兑付标准,公司需支付5.8亿元本息。而从最新财报来看,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大丰实业货币资金储备仅6.14亿元。如此兑付规模,无疑将对公司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
以3月24日收盘价计算,大丰转债转股价值为115.98元,而其到期兑付价格为116元,两者价差不大,并没有套利空间。在此背景下,债券持有人更倾向于持债到期,而非转股。
然而,扭转局势的一幕出现在3月24日收盘后,大丰实业于盘后16:20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智元机器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相关产品在文娱旅体商场景的创新应用。
根据协议,双方拟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大丰实业持股85%、智元机器人持股15%)。首期启动文娱旅体商场景研发,大丰实业将于合资公司成立后一个季度内提供不低于1500万元意向采购订单用于场景研发,后续根据技术研究成果及产品商业化验证情况同步推进具身智能技术专项课题申报及行业标准共建。
有意思的是,约2个小时后,大丰实业于18时发布风险提示补充公告称,本协议为协议各方确定合作意愿的约定性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没有强制约束力。正式协议的签署尚需各方进一步协商沟通,存在因各方未达成一致而无法实施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资本市场的“魔幻72小时”
然而,在当前A股市场追捧机器人概念的背景下,大丰实业与知名机器人公司合作的消息,显然极具吸引力。
3月25日开盘,大丰实业强势涨停。这也为大丰转债送来了绝佳的套利机会。
从3月25日收盘数据来看,大丰转债已经存在9%的套利空间。即以当日收盘价计算,大丰转债转股溢价率达到了负9%,投资者只要将大丰转债转换为大丰实业股票,将有9%的套利空间。
公告显示,3月25日,共有超过2.2亿元大丰转债转换为大丰实业公司股票,大丰转债未转股余额从5亿元降至2.7亿元。大丰实业的兑付压力瞬间减半。
然而,这场债转股的套利狂欢却在之后的几个交易日惨遭“四连跌”,令此前债转股的一批投资者深陷其中。
需要注意的是,可转债转股机制是“T+1”,即当日转股后次日才可以进行交易。
3月26日,大丰实业开盘即跌停,并没有给此前的套利资金顺利出逃的机会,此后盘中股价虽有反复,但最终收盘跌幅达8.84%。
龙虎榜数据显示,3月26日有两家机构席位合计抛售9000万元的大丰实业股票。而国元证券宁波分公司逆势买入4640万元的大丰实业股票。
3月27日、28日,大丰实业再收两个跌停。龙虎榜数据显示,国元证券宁波分公司27日抛售了4248万元的大丰实业股票。与此同时,大丰转债于3月27日摘牌。
从兑付结果来看,大丰实业本次到期兑付大丰转债面值总额为2.74亿元,占发行总额的43.46%,未对公司资金使用造成重大影响。
“魔幻72小时”后,大丰实业兑付压力实实在在减轻一半,而留给投资者的则是“一地鸡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