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资产领跑Q1,黄金美债日元"齐飞"

2025-04-01 21:18:5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广州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全面关税政策正造成巨大的不确定性,使全球资产在今年一季度加速震荡:资金加速撤离美股市场,导致美股大幅下滑,纳斯达克指数重挫逾1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港股明显上涨,恒生科技指数“冠绝”全球,涨幅达到20.74%。

  此外,一季度避险资产集体走强:美债表现强势,价格一路飙升;黄金价格突破历史高位;日元结束连续下跌走势,一季度反弹4.6%,传统避险货币重获市场青睐。美股遭遇“大失血”

  一季度,美股出现大幅回调。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累计下跌10.4%,为2022年二季度以来最大单季跌幅。标普500指数累计跌幅为4.6%,为2022年三季度以来表现最差的一个季度。

  尽管标普500指数在2月19日创下6144.15点的历史新高,但该指数随后快速下跌,并于3月13日出现超过10%的累计跌幅,进入技术上的回调区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则在3月6日就已正式跌入回调区间。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普500指数3月分别累计下跌8.2%和5.8%,均为2022年12月以来最大月度跌幅。

  截至3月31日收盘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分别收于42001.76点、5611.85点和17299.29点。

  值得注意的是,美股科技巨头遭遇显著回调。曾经的美股市值领头羊英伟达遭遇“急冻”,一季度其股价累计下挫19.29%。“当红炸子鸡”特斯拉的调整更为剧烈,一季度其股价跌幅达35.83%。

  与此对应的是,有华尔街“恐慌指数”之称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Cboe Volatility Index,简称VIX)一季度累计上涨38.72%。

  市场波动与区域分化成为一季度全球股市的显著特征。与美股疲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港股市场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突破性发展的带动下表现亮眼。一季度,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录得15.25%和20.74%的涨幅,科技板块价值重估成为主要推动力。

  受益于基本面好转以及财政扩张计划的“范式转变”,欧洲市场同样呈现强劲走势。欧洲STOXX600指数一季度累计上涨5.79%。其中,德国DAX指数上涨11.32%,法国CAC40指数上涨5.55%,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5.01%。美债跑赢美股

  今年一季度,全球金融市场呈现出显著的避险特征。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成为关键催化剂,引发市场避险行为。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大规模调整资产配置,显著降低风险敞口,转而增持安全资产。

  这一趋势最直接的体现是美国国债市场的强势表现。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美债价格持续攀升,一季度上涨了2.6%,这是其五年来首次跑赢美股。

  截至3月31日纽约市场收盘,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下跌4.41个基点,报4.2053%,3月份大致持平,一季度累计下跌35.77个基点,整体呈现出震荡下行趋势,3月初下探4.1%无果后低位震荡。两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878个基点,报3.88%,3月份累跌10.78个基点,一季度累跌35.85个基点。

  作为全球避险资产的“锚”,美债收益率波动是全球金融市场乃至全球经济走势的重要风向标。从大类资产视角来看,随着全球货币增速重新放缓以及经济回落,债券利率或将逐步回落,美债的长期配置价值仍然不容忽视。

  市场认为,目前4.2%左右的美债到期收益率仍处于近20年来相对高位水平,长期持有将可能为投资人带来较高的回报。从个人配置的角度,在组合中配置一定比例的美债,也有降低整体组合波动率的可能。尤其在权益资产下跌的阶段,债券类资产的加入让组合整体具备了更好的抗跌性。

  中金公司601995)宏观分析师张峻栋表示,今年一月中旬以来债务上限限制美债供给,美元流动性迎来第一个拐点,准备金规模抬升,10年期利率从4.8%回落至4.2%附近,叠加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加速了利率下行。短期内,关税问题带来的避险情绪在短期内仍可能刺激利率继续下行,但往前看,美国经济整体韧性仍在,高频数据显示购房需求整体平稳,新增职位触底反弹,失业情况也并未出现明显抬升。预计在“对等关税”落地后,政策的不确定性有望减弱,叠加减税政策可能于年中前推出,以及去监管政策的推进,对于经济的悲观情绪或在二季度触底。

  高盛预计,美联储今年将降息三次,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令经济增长承压并将推高失业率。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团队表示,美联储将在7月、9月和11月降息,而早先的预期是今年两次降息、2026年降息一次。传统避险货币发力

  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传统避险货币日元成为市场动荡的受益者。纵观整个一季度,日元兑美元累计升值4.72%。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全球主要避险货币,日元在此轮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中展现出较强的吸引力。兴业研究公司首席汇率研究员郭嘉沂表示,日元贬值可以增加以日元计价财报中的营收规模,带来“改善业绩”的效果,因此日股和日元走势一般呈现“负相关”。

  郭嘉沂表示,日元的融资属性使其在全球危机中承担的避险角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这一现象。日本金融机构以及一般政府是以日元为融资端套息交易的重要主体。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表示,2月以来,日元汇率稳中有升,日元兑美元升值1.9%、兑欧元和人民币分别升值2%、2.8%。虽然本轮日元升值曲线不及去年7~8月间“陡峭”。但相比去年,易峘更看好本轮日元升值的持续性。回头看,去年4月~6月间日元多次触及160的低点、或已形成本轮的底部。

  易峘补充表示,虽然美国的关税政策仍可能推升美元汇率,但随着日本再通胀进入第4年,在当前时点更看好日元升值的前景——尤其是考虑到2025年日本面临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易峘表示,维持日央行今年可能加息两次以上的预测、不排除再次加息时点早于市场预期的7月——不排除日元今年兑美元升值的趋势刚刚启动。黄金领跑避险资产

  一季度避险资产最大“赢家”非黄金莫属,在突破3000美元/盎司后不到半个月,现货黄金价格持续攀升,最新报价已达3115.41美元/盎司。今年一季度的涨幅达到18%,创下近年来最强劲的季度表现,成为本季度当之无愧的市场焦点。

  高盛分析师Lina Thomas和Daan Struyven二月才刚刚将2025年底金价的目标位上调至每盎司3100美元/盎司。而金价已经有史以来首度升破了3110美元/盎司大关,上行速度之快不得不令高盛再度匆忙“撕报告”、改预测。

  高盛在最新报告中,将其对2025年底金价的预测从每盎司3100美元/盎司上调至3300美元/盎司,理由是ETF资金流入量强于预期,且全球央行的买需料将持续。

  高盛“手撕”报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近期黄金的涨幅已经让机构“惊呆了”,纷纷大幅上调黄金的价格展望。花旗将未来三个月黄金期货价格预估上调至3200美元/盎司,较之前预估高出200美元,如果对美国经济困境加剧的担忧持续下去,金价可能在年底前攀升至3500美元/盎司。此外美银分析师将未来18个月金价目标价从此前的3000美元/盎司上调至3500美元/盎司,美银表示如果黄金投资需求增加10%,这一新目标便有可能实现。麦格理集团预测金价将在今年第三季度触及3500美元/盎司,瑞银看高黄金至3200美元/盎司。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